在牙米,我們教孩子畫一朵花,不只是要孩子老老實實的描繪花的外型,而是要孩子先認識花的本質、感受花的美,進而培養孩子的觀察力,讓孩子懂得怎麼去欣賞一朵花。

很多人把孩子送去學鋼琴、學舞蹈、學畫畫,但他們不知,這只是技巧訓練,而不是整體的藝術修養。沒有藝術修養的技巧訓練,對一個未必準備做藝術匠人的孩子來說,可能是一種浪費。

想想,一個孩子可能學了多年的鋼琴,卻連「貝多芬」是誰都不知道,不曾因為音樂而感動,那是因為孩子不曾真的去感受音樂,也不曾真正去了解音樂的本質,學的只是怎麼去彈鋼琴而已。

我們要教給孩子的不只是畫畫技巧,更是要培養孩子正確的美學基礎,美是有道理可循,並且可被教育的!在牙米,教學初期我們讓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,先紮穩美學的基礎腳步進而創作自我風格;因為我們不願意強調讓孩子自由發揮,卻依舊表現出「類似的思維模式」,畫出一幅又一幅俗艷而矯情的作品,看起來每張畫作都豐富熱鬧,色彩卻是如此混亂無章,缺乏了自己的感動和情愫在畫裡。

「藝術」與「情感」是密不可分的,我們期望牙米的孩子是感性—有感覺的,並且感受天地萬物所給予的震撼,創作時,自然能呈現不同於其他孩子的深度與氛圍。也許是窗外的一場及時雨;也許是楓樹落下的一片樹葉;也許是黃昏天空的一抹紅霞……身邊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,如能帶來一絲絲感動,生命則顯得多采而豐富。